“打卡”智能产品, 分享购物体验, “科技购”成外国人来华消费新趋势
- 2025-09-22 22:26:17
- 932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丁雅栀王冬]编者的话:根据国际市场调查机构Statista的最新预测,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扮演关键角色。如今越来越多外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开启“中国行”的动力不再只是为了攀登长城、游览故宫,或是品尝美食,而是为了亲身感受和购买那些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设计新颖、技术领先的中国潮流电子产品。“新国货”电子消费,正成为吸引外国人来华的新磁极。
“如果你想要新东西,我建议你来中国看看”
在北京蓝色港湾一家经营国产智能穿戴设备的“智能生活馆”内,生于俄罗斯、长在意大利、现居阿联酋迪拜的网红安娜和她的丈夫拿起一款形似耳环的无线耳机反复端详。“这简直是为女性量身打造的科技单品,既解决了普通耳机易掉落的问题,设计又足够精致,我的粉丝肯定会疯狂喜欢。”
安娜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她与这副耳机的缘分始于此次“中国行”。一周前,安娜和丈夫卢卡相继抵达北京,开启期待已久的中国之旅,行程之一便是与一位相识多年的中国朋友相约聚餐。见面时,她注意到朋友耳朵上佩戴着一对设计极其精美的“耳环”。朋友笑着告诉她,这其实是中国公司生产的新款的耳机。“我从未想过耳机可以如此巧妙地融入时尚配饰中,既美观又实用。”安娜感叹道。朋友见她如此喜爱,便热心地帮忙联系了专卖店,几通电话后,安娜直奔现货门店购买,拿下了此次“中国行”的第一个“战利品”。
这对活跃于欧洲社交媒体的夫妇是第二次来到中国,此次计划走访上海、成都、重庆等城市,原本是以游览风光、体验文化为主,却没想到中国的潮流电子产品成了最意外的惊喜。如今,“打卡特色科技门店、选购最新科技单品”已被正式列入他们的行程清单,成为旅行中不可或缺的体验项目。
卢卡、安娜夫妇并非第一次接触中国产品。安娜此前长期从事跨国电商贸易——将中国商品进口至意大利销售,但经营品类未深入科技产品。转折发生在她开始全力投入社交媒体内容创作之后——为了提升视频质量,夫妇俩购入大疆的无人机和无线麦克风等设备,从此对中国科技产品的印象彻底刷新。卢卡同样对这些产品赞不绝口:“追溯欧洲市场上的一些科技新品,你会发现它们总是出自这里(中国)。如果你想要新东西,我建议你来中国看看。”
“这里简直就是电子爱好者的天堂!”来自德国的摄影师马克兴奋地与《环球时报》记者分享他在中国的惊喜体验。他坦言:“原本计划在深圳只停留一天就前往下一个目的地,但我的中国朋友极力推荐‘华强北’,坚持要我亲自去看看。”这个临时的决定彻底改变了他的行程。“我一走进‘华强北’,就意识到一天根本不够逛,于是特意延长了一天停留时间。”马克笑着说道。在这两天里,马克收获颇丰,采购了耳机、稳定器和许多精巧的小配件。“这些产品在德国的售价要高出很多,”他比较道,“但最让我惊讶的不仅是价格,更是这里产品的质量水准,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
运动相机、无人机成为爆款
随着中国品牌全球化布局的深入与国际口碑的提升,“来华亲身体验、现场选购”已成为越来越多海外游客的新选择,甚至有游客专门调整行程,只为打卡热门品牌门店。其中,运动相机产品成为被众多海外顾客追捧的爆款。
在位于北京西部的五棵松摄影器材城,不少店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个往常以国内影视从业者为主要客户群体的卖场,在今年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淘客”——他们往往直奔国产运动相机、智能云台品牌而来。
一家主要经营上述产品的店主告诉记者,这些外国“淘客”呈现出几大特点:第一是目的明确,很多外国顾客明显是做好“功课”后,瞄准某几款全球热门机型而来;第二是需求高度个性化,很多产品虽然国外也有售卖,但配置丰富度不如国内;第三是非常“懂行”,一些顾客甚至懂得如何在二手设备区“捡漏”成色不错的照相设备。
在卖场内,《环球时报》记者遇到了来自美国纽约的摄影师凯尔,他表示:“在近期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的影响下,一些中国制造的运动相机在美国的购买成本明显上升,在我此次中国旅行期间,不少朋友托我购买摄影配件。”凯尔说,这趟“中国行”让他发现,不仅仅是采购中国本土品牌价格超值,一些外国的相机品牌在中国的售价也低于某些发达国家。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消费者自发分享使用体验,中国科技产品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在YouTube和X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ChinaTech(#中国科技)已经成为热门话题标签,可检索出数万条相关发帖量。
曾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的孟加拉国博主RezoanRockey在YouTube上分享的一款中国品牌笔记本电脑使用体验视频,在3个月内收获超4000万次浏览。视频中,这款笔记本电脑不仅拥有媲美小型电视的超大屏幕,还可在以任何角度折叠后,将屏幕的一部分化身为键盘,并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在视频下方的数万条评论中,不少观众直言,中国数字产品的科技含量已成为世界佼佼者。
另一位印度旅游博主BoyonGlobe则在其8月的“中国行”系列节目中专门探店大疆位于上海的一家旗舰店。节目中主持人算了一笔账:一款大疆运动相机套件售价约合3.33万卢比(100卢比约合8元人民币),而同样的产品在印度市场售价为4.7万卢比,令不少观众在评论区高呼“超值”。
“目前我们日常接待的外国顾客数量颇为可观。”北京王府井APM大疆店店长骆耀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称,这个暑期,店内的外国顾客客流量稳定在每日3至5组。海外顾客多以两三人的家庭或朋友结伴形式到访,且以旅游客群为主,主要来自新加坡、美国、俄罗斯等欧美及亚洲国家。
“就在昨天,还有位来自美国的顾客买完机器后十分满意,他的朋友当即决定让他代购一台一模一样的产品带回去,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骆耀说道,在产品选择上,外国顾客对无人机产品最为关注,更倾向于购买经典旗舰机型,同时也对手持摄影设备及新型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几天前,一款售价4788元人民币的无人机发布当晚就有外籍顾客专程到店选购。
对产品领先性的主动追求
在全球舞台上,中国电子品牌的影响力同样在持续扩大。香港《南华早报》10日报道称,在全球历史最悠久的科技展会之一——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上,从充电宝制造商到扫地机器人生产商,中国参展商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开拓欧洲市场。从早期的“中国制造”代工贴牌,到如今“中国创造”引领潮流,中国电子产品正以创新设计、硬核科技与高性价比,成为吸引全球消费者来华消费的新引力。
“近期,外国人来华购物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他们从以往单纯追求低价、免税商品,逐渐转向主动寻求高科技、定制化、即时首发的‘中国智造’产品。这一现象背后,是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与消费市场中地位的根本性提升。”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外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开始从价格驱动转向价值驱动。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不再仅仅是“世界工厂”,更逐渐成为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外国人来中国购物,很多时候体现出对产品领先性的主动追求。”她分析称,“中国智造”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5G、量子计算等领域持续涌现领先成果,在高端制造领域诞生一大批“领跑产品”。与此同时,某些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抬高本土消费成本,促使更多国际消费者转向中国。这表明逆全球化政策并未真正保护本地消费者,反而凸显了中国供应链的效率和性价比优势。
采访中不少外国消费者表示,中国进一步拓宽免签入境政策,以及越来越多的商场门店提供境外游客退税服务,为他们的购物体验带来很大的加分。骆耀注意到,许多外国顾客是通过专门的“退税地图”APP找到门店的。“很多顾客到店后,会直接在手机上打开‘退税地图’。哪些店可享受退税,搜起来一目了然。甚至有顾客在特定产品处于缺货状态时,会通过‘退税地图’查询其他城市的门店库存。”
对于如何进一步提升针对海外顾客的消费服务,万喆建议从多方着手:一是完善国际化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多语言服务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二是优化跨境支付体系,试点数字货币应用;三是构建高效的国际物流网络,推广即买即退、全球包邮等服务;四是加强技术定制体验,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产品展示;五是健全全球联保网络,提供在地化技术培训。同时要深化品牌文化传播,通过海外直播、“国潮”文创融合等方式重塑“中国制造”形象,实现从“性价比优势”到“价值引领”的跨越式发展。
- 上一篇:银河左岸音乐节
- 下一篇:黄灿灿赚的第一笔钱给男朋友补交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