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热销期待到冷淡! 这些纯电车型为何集体“哑火”

  • 2025-08-01 07:08:36
  • 872

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一面是比亚迪秦PLUS月销3.86万辆、小米YU7三分钟大定破20万的销售神话,一面是北京EU5从月销过万暴跌至838辆、启辰VX6月销一直在三至四位数上徘徊、岚图知音单月仅售667辆的生存危机。当价格战席卷2025年车市,为何这些车型即便降价仍难挽颓势?究其原因,技术迭代失速、用户信任崩塌、品牌价值折损,构成一场产品力、价格策略与市场定位的全维度塌方,导致它们未能撬动家庭与年轻用户群体‌。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看看,它们销量惨淡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北京EU5

指导价:12.99-17.19万元

北京EU5是北汽新能源曾经的销量支柱,数据显示,在2023年之前,北京EU5销量持续攀升,2023年12月销量达到高峰,为12811辆。然而,随后销量开始下滑,到了2025年,1-6月份,北京EU5累计销量才9134辆,其中,6月销量为838辆,相比5月份的1297辆,下降了39.61%,这样的市场表现自然是非常拉胯的。作为对比,今年6月份比亚迪秦PLUS、小鹏MONA M03的销量分别为38618辆、14111辆。从销量上看,北京EU5已经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了。

作为北汽集团倾力打造的新能源车型,北京EU5的销量下滑是北汽新能源体系性问题的缩影,技术升级滞后、品牌溢价不足、市场竞争策略失当。之前,由于各种优惠政策的扶持,以及北京EU5车型拥有吸引人的外观、高端配置,同时网约车也大量购买此车,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北京EU5销量的增长。如今,国内消费者日益追求智能化、高性价比的车型。然而,北京EU5在这方面似乎缺乏明显的亮点,尤其是相较于竞品车型,其价格过高,同时在价格战中受到打压,竞品车型不断推陈出新,市场上更多高性价比车型的出现,导致销量持续下滑。

北京EU5售价为12.99-17.19万元,与同级竞争比亚迪秦PLUS EV(10.98-17.98万元)相比缺乏价格优势,且入门版续航仅401公里,而秦PLUS EV售价11.98万元以上的车型续航都在510公里,多100公里以上,再加上低温环境下电池性能衰减问题未彻底解决,用户对长途出行仍存疑虑。反观同级比亚迪秦PLUS EV、小鹏MONA M03等竞品以更高的品牌认知度、更完善的充电网络和更长续航,彻底暴露其性价比短板。智能方面,北京EU5的L2级辅助驾驶仅限高配车型,且车机系统迭代速度不及小鹏等新势力,进一步削弱EU5的竞争力。

此外,其门店数量不足300家,远低于头部品牌的400家以上规模,导致体验与售后触达不足。再加上北汽新能源这几年的总销量也是连续下滑,被市场边缘化的趋势非常的明显,同时,二手车保值率偏低,虽然这是新能源车型普遍问题,但北汽新能源尤甚,进一步削弱用户购买意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北京EU5既难以超越头部品牌的深厚口碑,又未能提供较高的高性价比,若无法在核心三电技术、智能化体验及用户服务网络实现突破,北京EU5的市场份额或将继续被头部品牌蚕食。北京EU5的销量呈现出下滑的态势,倒也并不难理解。

启辰VX6

指导价:13.49-19.98万元

作为东风日产启辰品牌旗下的纯电SUV,启辰VX6承载着诸多期待与厚望。然而,在新能源汽车这个竞争激烈的战场上,启辰VX6的销量却始终不尽如人意。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启辰VX6累计销量才5509辆,其中,6月销量为806辆,环比下滑47.18%,这样的销售业绩,显然难以支撑起启辰品牌的未来发展。

从价格和产品力来看,启辰VX6‌定位13-20万元主流区间,虽主打“高性价比家用SUV”,但该价格带竞品密集比如比亚迪宋PLUS、元PLUS、零跑B10、长安启源Q07等,且启辰品牌溢价较低,导致用户对价格敏感度偏高‌。产品力方面,启辰VX6‌虽以魔方座椅和大空间设计吸引家庭用户,比如魔方座椅一键切换2.5米大通铺,但在同级竞品价格普遍下探的趋势下,其电池技术与智能系统存在局限,未能转化为显著性价比优势,导致用户转向更低价替代品‌。

比如动力方面,搭载的58kWh磷酸铁锂电池,CLTC纯电续航里程为510km,其鲁班电池2.0虽支持3C快充(30%-80%需14分钟),但百公里电耗13.1kWh在实际场景中易受路况影响,用户反馈续航稳定性不足‌,未能解决家庭用户的续航焦虑痛点。智能座舱依赖高通8155芯片,搭载的灯塔OS 2.0智能车机系统虽有创新,但智能化功能比如语音交互,与头部竞品差距明显。顶配定价19.98万元,却未匹配高端体验,比如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交通标志识别等多项实用功能都没有。

启辰VX6不仅性价比不算高,而且品牌号召力不强也是影响其销量的重要因素。虽享有东风日产的品牌信誉背书,但启辰独立认知度低,在13-20万元市场难与比亚迪、吉利、零跑等品牌抗衡,导致用户转化率低‌。当竞品如AION Y在15万级市场以7732月销碾压时,VX6的6月销量仅806辆,证明消费者拒绝为其溢价买单。特别是在国产自主品牌发起的一轮又一轮的新能源攻势下,从“油电同价”到“电比油低”很难令人抗拒,留给合资品牌的时间真的不多了。作为合资旗下的自主品牌,启辰自然也不能幸免,启辰VX6要想在内卷的市场中杀出重围,显然也面临着诸多难题。

岚图知音

指导价:19.69-23.69万元

岚图知音是岚图汽车旗下的一款中型纯电SUV,自2024年10月上市以来,被寄予厚望却未能掀起市场波澜。数据显示,2024年10月份,岚图知音的销量仅为1089辆,11月和12月分别为1347辆和1078辆,其销量始终徘徊在月均千辆水平,甚至在2025年6月跌至667辆,环比下降47.97%,这一数字相较于同级的竞争对手而言,显得尤为惨淡。作为对比,今年6月份零跑C10、乐道L60、小鹏G6的销量分别为11123辆、6400辆、5749辆。

从产品方面来看,虽然岚图知音有901公里CLTC续航、5C电芯超充技术等亮点技术,但只有顶配车型独享900公里续航,而消费主力集中在中低配车型上,这使得续航优势未能广泛惠及消费者,给人以产品诚意不足之感。此外,不少用户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其实际续航里程仅能达到六七百公里左右,这一显著的差距也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争议,对产品的口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即便岚图知音已成为少数搭载5C快充技术的车型之一,但5C快充目前仍面临配套设施稀缺、快充使用次数受限等,导致核心卖点沦为“纸上技术”。相较特斯拉超充站2000+、蔚来换电站3300+的基建布局,配套设施短板严重制约用户体验。

在智能方面,与竞品如乐道L60、小鹏G6等相比,岚图知音也显得稍逊一筹。尽管岚图知音全系标配了29英寸的超大AR-HUD显示系统,但车机屏幕的尺寸过小、显示信息有限以及字体过小导致的阅读困难等问题,都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智能驾驶方面,岚图知音采用的德州仪器TDA4智驾芯片算力相对较低,仅为16TOPS,导致高速NOA功能仅覆盖部分场景,且无法支持高阶城市智驾,而乐道L60和小鹏G6则搭载了算力高达254TOPS的英伟达Orin-X芯片,这无疑对岚图知音未来在智能驾驶方案的升级上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此外,与乐道L60和小鹏G6相比,岚图知音还缺少了如前排隔音玻璃、前排腿托等实用配置,再加上在悬架系统方面存在短板,进一步削弱了家庭用户的选择意愿。与此同时,15-20万元纯电SUV市场增速迅猛,零跑C10、乐道L60、小鹏G6等竞品通过“高性价比+全场景智驾”抢占份额,而岚图知音仍停留在硬件参数竞争层面,在市场上缺乏明确的定位,既不如传统豪华品牌那样“高大上”,也没有新势力品牌那种科技感和个性,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定价陷阱。因此,如何有效破解岚图知音销量难题,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成为了岚图汽车亟需攻克的重要课题。

车叔总结

当北京EU5困于网约车依赖;启辰VX6失焦中端市场;而岚图知音受困高端化迟滞,三款车型的销量惨淡源于价格定位失准、产品力不足及市场策略错位,在新能源红海市场中难以突围。它们的溃败也揭示出2025年电动车市场的生存法则,没有技术护城河的价格战等于自杀。比如北京EU5证明,仅靠降价无法掩盖技术代差;启辰VX6的教训表明,弱势品牌溢价需靠产品力兑现;而岚图知音的901km续航沦为摆设警示市场,技术必须匹配用户真实场景。当市场从政策驱动转向技术驱动,唯有将价格武器与产品利刃结合,方能终结“越卖越亏”的死循环。未来这些车型若不能重构性价比体系、强化技术真实性,并深耕用户共创营销以重获市场信任‌,退出市场将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