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5系裸车价降到26万, 豪华品牌的苦日子真的来了?
- 2025-07-11 19:50:26
- 383
最近两年国内车市大变天,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持续挤压合资品牌,就连豪华车市场也是如此。最近,曾经遥不可及的宝马5系也开始“打骨折”了,在北京一家4S店内,销售人员针对525Li给出的报价为26万元左右,相比45万元左右的指导价,下降了19万元之多。而在某汽车垂直网站上,上海地区的宝马经销商已经给出了27.29万元起的促销价,到店还能再谈。不到30万元就能拿下一台豪华品牌中型轿车,这无疑触动了不少消费者的神经。
第三方数据显示,宝马5系今年曾经历严重的销量下滑,从1月的10625辆暴跌至2月的5159辆,几近腰斩。随着宝马5系终端价格优惠幅度增大,其销量也开始走高。今年4月,宝马5系在北京地区的贷款优惠幅度在15万元左右,全款幅度在10万元左右,如今优惠幅度已经增长至接近20万元。受到优惠力度增加的影响,宝马5系从3-6月的销量分别为9085辆、9688辆、11556辆、13299辆,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
不过这一轮降价并非官方主导,而是经销商主导的“高息高返”金融方案和车企补贴的叠加效应。但从6月开始,多地银行业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发布通知,叫停“高息高返”政策,将会促使宝马等豪华品牌的终端价格回升,可能会影响终端销量。此前有报道称,雷克萨斯经销商因为“高息高返”政策取消,新车价格上涨,有经销商称有的车型落地价预计会比之前高3万元左右。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经销商亏损比例达41.7%,盈利占比仅39.3%,同时行业库存持续高位。对于汽车经销商来说,薄利甚至亏损卖车,都是不得已为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汽车4S店退网数量为4419家,4S店规模自2021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邢海涛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从商会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全行业经销商的GP1平均水平(进销差毛利率)在-16%左右,靠卖车绝大多数的经销商是无法实现盈利的,这是价格倒挂直接导致的后果。”
曾经炙手可热的传统豪华品牌不好卖,不光是经销商的问题,车企的原因才是大头。曾经的宝马、奔驰、奥迪在华可谓是“躺着赚钱”,但随着中国新能源豪华品牌的崛起与消费者需求的转移,传统豪华品牌的苦日子来了。在5月40万以上新车销量TOP10中,排名第一的是问界M9,为15481辆,问界M8以12116辆排名第三,曾经被国外豪华品牌把持的高端豪华市场,已经被中国品牌撕开了口子。这一方面是中国品牌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国外豪华品牌电动化转型太慢导致的。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有6.4%,到2021年增长到12.3%,2022年进一步增长到21.5%,2023年达到25.4%,2024年一举增长到42.8%。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车企的市场嗅觉更为敏锐,比亚迪甚至在2022年直接宣布停产燃油车,只生产新能源汽车。而国外豪华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上一直摇摆不定,宝马在电动化的同时布局了氢能源技术,奔驰则一度放弃了自2019年开始布局的纯电EQ系列,奥迪虽然依托大众集团推出过多款纯电车型,但因为过高的价格和智能化方面的短板并未受到市场认可。相比中国品牌的“全力以赴”,国外品牌多少有点“敷衍了事”,最后的结果从销量上也能得到反馈。
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市场中,豪华品牌渗透率为20.1%,其中自主品牌占比49.1%。而到三年后的今天,自主品牌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到2025年5月,豪华品牌渗透率仅提升不到10个百分点,而自主品牌的占比已经攀升至74.9%。2024年,中国市场成为了奔驰、宝马、奥迪销量下跌幅度最大的单一市场,同比跌幅分别为7%、13.4%、10.9%。
去年7月,宝马曾宣布“退出价格战”,结果没坚持多久就因为销量下滑重返价格战。为了维持销量,曾经价格坚挺的奔驰也开始降价,其中型SUV车型GLC在一些地区的裸车价甚至跌破了30万元,降幅超30%,这在几年前都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豪华燃油车市场平均促销幅度达到26.2%,2-5月维持在25%以上,远高于新能源车10%的水平。随着“高息高返”政策被叫停以及中国品牌在新能源市场持续发力和领先,宝马等传统豪华品牌的苦日子恐怕还在后面。
本文源自:金融界汽车
- 上一篇:特朗普祝一切顺利马斯克回复红色爱心
- 下一篇:人民日报记者对话任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