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高速测试“全军覆没”, ”遥遥领先”现原形
- 2025-07-26 14:49:32
- 910
编辑导语:36款测试车型无一能通关全部测试场景,再次揭穿了当前行业内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对突发场景应对能力不足的现状。
测试车无一全身而退
7月23日,央视新闻与懂车帝,联合发布了一批主流新能源车在真实高速/城市道路模拟辅助驾驶事故场景的实验视频。
视频显示,本次测试覆盖含比亚迪、特斯拉、“华为系”、小米、”蔚小理零“等知名新能源品牌的36款新能源车,测试项目则涵盖消失前车、夜间施工区卡车避让、儿童横穿等15项高风险场景,累计216次模拟碰撞,还原低概率高风险的交通事故。
然而,本次测试的结果则让观众大跌眼镜,36款车型的辅助驾驶,在“高速事故场景模拟”的综合表现并不理想,甚至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对这一结果,有网民在社交平台上直接评论,“25年了,智驾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测试结果一经放出,也随即在行业内引发广泛关注及讨论。
具体来看,被国内各路车企轮番拉踩过、对标过的特斯拉,在高速测试中的综合表现相对突出,力压各大国产新能源品牌。Model 3以及Model X,在“高速惊现事故车”、“施工路遇卡车”、“高速临时施工”、“消失的前车”、“高速入口遇野蛮加塞”、“莽撞横穿的猪”等六大高风险场景中,均取得了5/6的通过率。
随后的一档则是“魏牌蓝山、小鹏G6、问界M9、腾势Z9GT EV”,在测试场景中取得了3/6的通过率;第三档为通过2个测试场景的车型,包括“埃安RT、铂智3X、阿维塔12、问界M7、阿维塔07”;而仅通过1个测试项目的有,“理想L6、问界M8、小米SU7、小米SU7 Ultra”等明星车型。
而在垫底的通过项目为0个的最后一档中,还有高达15款车型,包括极氪001、极氪7X、领克900、汉L、零跑C10、乐道L60。“遥遥领先”的不再“遥遥领先”,”三年追平智驾第一梯队“的,在受测试车型中表现同样处于倒数档位。这样的表现,与此前各品牌高管的“大吹特吹”形成鲜明反差。
分测试项目来看,在高速项目中,受测车型白天遇到临时施工、夜间遇到事故车、施工路遇卡车、高速口遇野蛮加塞的通过率分别为22%、29%、47%、19%;而城区项目中,小学生过马路、遇到故障车、转盘路汇入、斑马线遇电瓶车及儿童,通过率分别为58%、46%、77%、58%。
央视新闻以及懂车帝联手的这档测试节目,印证了当前行业内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对突发场景应对能力不足,过度依赖易致事故的情况。专家更表示,L2级辅助驾驶非自动驾驶!驾驶人需全程监管、随时接管,仍是安全责任主体。这档节目,也是对此前行业中出现的对于智驾能力夸大宣传现象的又一次警示。
“智驾”领域迎整顿
需要关注的是,在央视新闻报道播出当日,公安部交管局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已经再次进行强调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所搭载的‘智驾系统’,都还没有实现‘自动驾驶’的目标,驾驶人才是最终责任主体。”
其称,如果驾驶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脱手脱眼”,不仅存在严重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还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及刑事追责三重法律风险。对此,公安机关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无疑,这是监管部门自4月份整顿行业“智驾”乱象以来,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的最新动作。
同一天,科技部官网还公布了《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意在防范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过程中的科技伦理风险,推动该领域健康发展。
《指引》遵循以人为本、增进福祉,安全优先、尊重生命,公平公正、避免偏见,知情保障、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其中,《指引》还特别强调,在面对不可避免的交通事故或极端行车环境时,应确保驾驶自动化系统能高度尊重生命,积极寻求有效应对方法最大限度降低对人的伤害。
这不禁也再度让外界回忆起,今年3月底小米SU7震惊全国的高速事故。3月29日,一辆小米SU7在德上高速安徽枞阳段发生碰撞后起火,事故造成3人身亡。基于小米汽车的流量,事故的发生迅速引起全国范围的关注,矛头直接对小米汽车的智驾能力以及产品的安全保障能力。
该次事故,也成为国内监管部门整顿行业“智驾”乱象的导火线,在这之前,国内各大车企曾对智能辅助驾驶一度进行狂热且激进的布局,更号称要开启“全民智驾”时代。而在事故发生后不久,工信部就召集国内车企,要求业内明确智能驾驶功能的边界,同时规范宣传口径。
在监管部门释放出强烈的整顿信号以来,国内主流车企也已经先后表态,称将进行实事求是地宣传。4月27日,北汽、广汽、上汽等11家主流车企联合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提出:全行业应坚持实事求是宣传,清晰告知智能辅助驾驶的功能边界和使用条件,确保用户准确理解车辆的真实能力。
一系列组合拳之下,虽然国内汽车行业对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宣传基调显著降温。不过,从整体上以及此次测试的结果上来看,当前国内智能辅助驾驶领域的技术、功能还存在严重的不确定性等痛点。而此前,业内就呼吁建立明确、强制性的安全标准,从而清晰界定车企的责任边界,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今年6月4日,国家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公示了《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国家标准项目,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旨在确保智能网联汽车在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即L2级辅助驾驶方面的安全。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严格约束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功能表现,系统性提升产品安全性能。
- 上一篇:那尔那茜初高中就读北京名校
- 下一篇:周启豪林昀儒比陈俊菘严升